(发布时间:2023-02-02)
了解交易大赛,
第二篇
市场参与者行为分析和利用
上一篇文章(链接:好文 | K线图到底应该从哪些维度解读?)我们留了一个思考题,均线指标的默认参数和其他的“神奇参数”哪种更有效?问题先放着,我们先分析一下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行为。
01
市场参与者行为分析
不同参与市场的个体,无论资金规模大小,都有对投资标的的一个心理预期价格,并根据当前实际的价格与预期价格的价格差,决定在这个价格上下浮动一定的范围内买或卖,以及买多少卖多少,我们一般称之为建仓及出货。当做出决策后,像我们上一篇文章讲的那样,新资金的进入直接影响标的价格,这些个体的买与卖的行为,导致市场的价格涨或跌。
他们做出的决策都是基于当前市场价格做出的,如果因为他们自己的行为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超出了自己原计划的建仓或出货范围,那他们的建仓或出货效果就会因为价格差缩小而大打折扣,甚至会导致亏损。注意,这个过程描述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大资金或主力,针对某些成交不活跃的投资标的,一个普通散户也完全会遭遇这种情况;所谓的大资金或主力也可能不是一个人或一个机构,背后可能是有相同观点的一批人或一批机构。
所以,对任何规模资金的参与者来说,他们都要尽量避免自己的建仓或出货行为使得市场价格波动过大,为了确保这一点,他们只好采取拉长时间的方式,慢慢地买或卖,直到买或卖到自己需要的标准仓位。这个所谓的“长时间”是根据该标的的参与资金量来定义的,不同规模的品种,时间标准不一样。
一些很活跃的大品种,沪铜沪镍这种,几百万的资金砸进去也就几秒就成交了,价格基本不会偏离买入价太多,但像粳稻啊、纤板啊这种,几万块也找不到对手盘,挂单几乎很难成交,对价买的话,轻轻松松就拉涨停了,真要在这种品种上完成理想的建仓,估计要好几周的时间。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同一个标的上,不同的资金规模对不同时间周期的价格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以建仓为例,超级大资金为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完成自己计划内的建仓,一方面要小心的控制价格,防止自己的行为导致价格超出或跌破计划的建仓价格区间,一方面还要对抗其他资金,防止自己的计划因为其他资金对价格的影响而被破坏,在价格脱离安全区域时加以管控,确保自己的计划顺利实施。
而在自己计划内的价格区间内,大资金是不会过多干预的,甚至有利于自己建仓计划的走势,他们是乐得其所的,他们要节省资金留待不得不用的时候,成本才最低,而且,也没有资金有实力彻底左右每个时刻的走势,钱必须花在刀刃上。
而这也就给了小资金操作的空间,它资金规模比超级资金小,但还是比其他资金规模要大得多,在不影响大资金计划的前提下,它是可以掌控区间内的局势的,同样的,再小一点规模的资金,也有自己生存的空间,只是能够掌握的区间越来越小而已。这也是大家常说的,主力看的级别大,散户看的级别低,资金越大,看的K线级别越大。
以做多为例,当建仓完成后,考虑到自己出货的价格区间也不会比建仓区间小多少,大资金肯定希望有足够大的一个上涨空间后再出货,所以接下来会希望价格不断抬升,且这个过程中不要支付太多成本。那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先营造多头的气氛,让市场其他资金自己发展多头趋势,然后他们只在多头遇阻时出手,维持多头气氛,就可以安稳地坐着轿子一路走高了。
到了合适的位置后再把建仓期的事情反着做一遍,实现买入卖出的价差,获得利润。同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影响大资金利益的小波动,为了节约成本,他是不会干预的。这个波动的空间,就是小规模资金翻腾的舞台,他们一会儿出点货,一会又补点仓,反正没有大资金的干预,它就能够影响这小波动内的市场热度和情绪。更小的空间里,又有更小的资金主导着更小时间级别的走势,市场的价格运行就是这样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02
市场参与者行为利用
理解了上面描述的整个过程,对应到K线图上,我们也能理解各个K线级别之间的相互转化了,月线、周线、日线级别的震荡区间,在小一级别的周线、日线、小时线是有明显趋势的;而月线、周线、日线、小时级别的流畅趋势,在小一级别的周线、日线、小时、分钟级别是能看到震荡区间的。很显然,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要跟随能够主导趋势的资金去操作,也就是大家所谓的“跟庄”。
这里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用了“庄”这个词,但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概念,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个词,会非常误导人。具体实施上, 第一步是根据自己的资金规模,判断分析自己在某个具体的标的上,参与哪个时间级别、哪种资金主导的趋势;第二步是通过对K线图的阅读,找到他们的动向,在他建仓完成时跟进且不影响价格、开始出货时离场且不影响价格。对应的操作手法上,就有了长线、中短线、超短线、高频等区别,持仓时间及可容纳资金规模递减,这才是资金使用效率最高的盈利模式。
03
指标及参数的有效性分析
分析到这可以解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了,既然大资金是负责维持市场气氛,而市场上其他资金完成了价格的运行,那其他资金的共识是什么呢?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神奇指标或者神奇参数来分析行情,那相信他们是没什么共识的。
大多数人还是用默认的指标及参数,而恰恰是因为用的人多,反而有了资金的规模效应。比如,突破5均线就买,所有用这个指标的人都能第一时间同步执行这个操作,这些人汇总的资金,足以把价格向上推动很多,如果你用的不是5均线,可能就会错过这个机会或者成本要高了许多。所以,指标的有效性一定是建立在使用的人多的基础上的,更准确的说,是使用的资金多的基础上。
大资金很聪明,他不会逆着市场来,他只是市场走势的推动者而不是带动者,他是要顺着市场气氛,推动行情的发展,让自己盈利,而不可能花大成本完全掌控行情、带着行情走,那没有意义。所以不可能存在很多人臆想的这种情况:某个超级大资金会用什么独特的均线或其它指标,严格按照那个指标去走,这样做除了增加成本,没有任何好处。我们作为普通的市场参与者,就老老实实用最普遍的指标及参数,是最有效的。
上一篇我们也提到了一些基于K线三维度编写的摆动指标,很多人很喜欢用,而且用来指导自己的操作。我们之前提到了,这类指标根据参数的调节,要么领先要么滞后,不同的行情下有着不同的准确度,对实际操作的指导很难一直维持固定的准确率。但大家还是喜欢用,原因在于大众常识里经常犯一种错误,就是把相关性当成了原因去理解。
比如:因为鸡打鸣,所以天亮了;因为小明聪明,所以小明学习好;因为小刚家有钱,所以小刚事业干的大。其实这些都是只有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二者只是同时发生的现象,天亮时鸡会打鸣,但天亮是因为地球自转;小明学习好是聪明+努力+好的老师等综合导致的,而不仅仅是聪明;小刚事业干的大可能是因为聪明+运气+实力,可能都没拿家里一分钱。
所以,摆动指标也是一样的逻辑,这些指标的数值变化是K线三维度发生变化后同时发生变化的,他们只有相关性,没有因果关系,甚至这些指标变化的原因是因为K线三维度发生了变化,大家经常拿来用的原因,其实是结果,这怎么可能会准确呢?对指标的应用,应该局限在指标所代表的当下场内形势分析,而不是对未来的预测,但这一点,通过阅读K线三维度就足够做到了,完全没必要再去深入分析什么指标。
总结,最有效的操作模式,应该是通过K线三维度去分析市场参与者行为,并对大资金进行跟随获利。那如何才能找到自己想跟随资金的动向呢?既然他们只在建仓出货时有动作,在制造及维持市场气氛时有动作,那我们就从识别建仓、出货、制造和维持气氛着手。下一篇我们来结合上一篇讲到的K线基础三维度,详细分析这其中的细节。
欢迎留言探讨,点击文末“在看”,鼓励一下吧。本微信公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汇商琅琊榜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版权问题,请通过微信后台联系。添加小编个人微信(forextop66)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